
石栏杆的体量不大,又接近人群,且本身并无太大的承重作用,把石雕栏板雕刻的精益求精,雕刻上花草动物或者地方的简介。但是不论是信仰的核心地,还是佛法宣扬地,除了僧众以外,也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来作为强有力的支撑,而这种支撑就表现在宁静典雅的院落内以及庄严肃穆的石雕佛像上。
具有代表性的比如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重庆“歌乐山”烈士群雕,广州的“五羊石雕”,“珠海渔女”,还有潘鹤先生为深圳设计的“开荒牛”等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此屏以枯樟之木作古松之干,一株葡萄以金丝为藤,宝石为珠,曲曲若蛇盘绕古松而生,累累葡珠坠于枝叶之间,以蓝绿松石雕刻的奇石,鸟羽点翠的菊花,珊瑚圆雕的仙果以及雕漆兰草,纷披错落地镶嵌于树下,构成一幅绚丽繁茂的盛夏图。
而石雕龙柱则多立于佛道教的殿堂庙宇之前,比如文庙,武庙,妈祖庙,观音庙等等,目的就是在于明示“神”的尊贵,装饰仅在其次。寺庙的住持及长老,除了把麈尾作为驱蚊拂尘的工具外,每每在法会上手执麈尾,把厘尾作为传戒,说法,祭仪等场面的庄严仪节之物了,如意以木刻,铁铸或玉石雕琢而成,头作灵芝或云叶形,柄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