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手中,中国农耕文明孕育的山水美学,得到了别样的阐发与流露。为促进曲阳雕塑文化产业科学发展,2010年4月,曲阳县聘请中国传媒大学()文化研究院课题组制定了《河北省曲阳县雕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1—2020)》,将石雕、木雕、根雕、铜雕、泥塑等十大门类“打捆”,统称为“雕塑”。
古代用牛拉动耕犁来整地,后来人们知道牛的力气巨大,开始有各种不同的应用,从农耕、交通甚至军事都广泛运用。随之而来的是砖雕、石雕、陶雕、铜雕成为传统建筑上的主要装饰雕刻。
而在中国牛是勤劳的象征,因为牛被广泛应用于农耕、交通、甚至于军事领域,是默默无闻的奉献者的形象。铜雕佛像的各种手势代表佛像的不同身份,表示佛教的各种教义,是具有印度特点的人体语言,表达的含义极为丰富。
因此,借助道德先行者或楷模去感染去影响更多人,便是在传统农耕文明时代一项重要的“弘法”手段。姑苏火车站范仲淹雕塑引热议姑苏火车站广场上竖立了位前史文明名人的铸铜雕塑,其间坐南朝北的范仲淹像处于正中央,而姑苏名人伍子胥则屈居一侧,一度引起热议。